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晒账本”事件公众舆情表达了什么

发布时间:2009-10-26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度部门预算上网公开,供免费下载,这是中国第一份网上公开的政府预算报告。10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10月25日新华网)

广州市2009年度部门预算报告因其“中国第一份”的破冰意义获得了炽热的关注。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政府部 门依然拒绝公开预算的当下,广州市的这一举措代表了一种弥足珍贵的进步。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这个“中国第一份”网络公开的预算报告,公共舆论所显示出的不屑、质疑,甚至愤慨的情绪,远远盖过了微弱的赞美之声。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作出如下解读:包括预算公开在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施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代公民,尤其是网络公民对此了然于胸,并寄予厚望。政府预算不公开则罢,一旦公开,现代公民则会毫无障碍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对周遭生活的切肤感受,对政府预算报告进行锐利的审视和追问。如果政府预算报告语焉不详、包包藏藏,公众情绪很快便会从短暂的惊喜中滑落。

对于广州市的这份账本,公众的普遍体会是:其一,看不懂,疑窦重重。预算条目名称繁多,数据又过于抽象、概括。普通公民不是专业的审计人员,看政府预算报告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被激起的监督之心深受挫折,但又心有不甘,于是合乎逻辑地直斥政府预算报告缺乏诚意、沽名钓誉。其二,看懂了的又不敢相信。看网上留言,似乎每一位网友,都在举例证明预算报告的虚假,每个这样的贴子都会引来如潮的附和,预算报告的公信力近乎“荡然无存”。

从纷纭的公共舆情中抬起头,我们会问,这样的舆论到底表达了什么?显然,公众严重质疑政府预算报告的真实性和诚实性。人们还会问,如此潦草的预算报告是如何通过人大审查的?审计部门又怎样去条分缕析?难道公众眼里的“糊涂账”,在人大和审计部门那里却是清清楚楚的“明白账”?

经过这么多年的启蒙,现代公民有介入和审查公共财政的热忱与冲动。公共舆论对于广州市这份政府预算报告的质疑和诘难,与其说源于火热的监督热忱,不如说是由于监督的不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见过程,对于公共财政,大多数人目前依旧是无力感丛生的悲哀看客。(张若渔)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