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眼中的张学良:一生充满"矛盾"又善良单纯
张学良以其传奇人生留给世人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多年来研究张学良历史的作家王充闾从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民族英雄鲜为外界所知的人生。
王充闾是国家一级作家,他和张学良都出生在当年有些荒僻的辽河岸畔,相隔仅15公里。在年少时的王充闾耳中,张学良是个纯粹的英雄,骑高头大马,手持双枪,所到处敌人莫不闻风而逃,当地百姓均以身为张学良的同乡而自豪。
今年7月,王充闾的散文集《张学良人格图谱》出版,9月19日至20日,由《当代作家评论》、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和渤海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共同主办的《张学良人格图谱》作品研讨会在大连举行,王充闾对张学良为何西安事变后执意送蒋返回南京,晚年有回乡之便却为何难以叶落归根等难解之谜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的命运转折点。王充闾对张学良一意孤行送蒋介石回南京有他自己的看法。张学良曾经说过,把蒋扣留在西安,“是为了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他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那我张学良真就成了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
“为此,张学良毅然亲自送蒋归宁,向世人表明了他一不争权、二不争地,为了实现共同抗日而置个人安危、生死于不顾的耿耿赤诚。”王充闾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
从东北易帜到西安兵谏,处处均是他不计私利、从大局着想的实证。他把这种正直、善良的品性升华为深沉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终其一生,坚守不渝。
既然如此,张学良为什么还会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置东北三省沦陷于不顾?“应该承认,由于个性的缺陷与认识能力的限制,他的爱国主义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把忠于蒋氏与忠于祖国画了等号。”王充闾说。
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了诸如此类的“矛盾”。他自认为是和平主义者,有志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但厌恶打仗的人竟当上了领兵的上将;他一生憧憬自由,放浪不羁,却身陷囹圄,失去人身自由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热爱祖国,向往着落叶归根,却始终未能还乡一望……
对于张学良为何晚年未能叶落归根,外界充满了猜测。“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奠基人之一,他衷心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中再一次发挥其独特作用,起码可以在沟通两岸关系方面充当一名使者。”王充闾说。
王充闾认为,除轻信蒋介石和李登辉而未能圆此还乡之梦外,自身的考虑也占有很大成分,王充闾说,“表面上,甚至于心态上,他对过往的一切,已经视为过眼烟云,淡然处之;但在实际上,作为曾经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过浓重一笔的风云人物,尤其是一个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至为深远的老派政治家,他还是十分爱惜羽毛的。”
“矛盾”中的张学良又有着善良、单纯和幽默的一面。“我一生有三爱,爱打麻将,爱说笑话,爱唱老歌。”张学良与一般政治家的显著差别,是率真、坦荡,粗犷,人情味浓。
记者采访,面对敏感的政治问题,张学良绝不冷若冰霜地以“无可奉告”之类外交辞令断然回绝,而是会突然转换话题,把坐在身边的女士指给记者:“你看,我忘了介绍,这是我的干闺女。”然后,笑着说:“我老家那儿称呼自己女儿为‘闺女’。不知你们年轻人知不知道这些?”
遇有记者穷追不舍,难于回答又不好拒绝时,他就会说:“干脆给你一把镐头吧!”见对方一脸茫然,便解释道:“你好去刨根儿呀!”记者在一笑之余也就无意追问了。
“那种无遮拦、无保留的坦诚,有时像个小孩子。同他在一起,人们都感到很开心。这些都源于天性,反映出一种人生境界。大概只有心地光明、自信自足的智者、仁人,才能修炼到这种地步。”王充闾说。
近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在百名英雄模范人物中,张学良名列其中。(记者王莹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