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到律师,他第一件事就是要了包“苏烟”,迫不及待地抽了起来。他说在看守所8个月了,他不喝酒,不应酬,生活很有规律,现在身体也好了,血压也下去。唯一痛苦的是没烟抽。周久耕告诉律师,他正在写一部小说,内容是反映官场的,已经完成了3.5万字,题目还没有拟定。(据《 扬子晚报》10月13日)
周久耕写书了,还是反映官场的,不知道周久耕的小说是不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不知道相关部门会不会如慈溪一样“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以获咎者”。
“一位承办周久耕案的纪委干部的电话,这位干部认为周久耕应当上诉,因为他们纪委认为周久耕属于自首,但法院对此辩护意见并没有采纳。”但周久耕放弃了上诉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天价烟局长”的法庭宣判阶段已经过去,在接下来的10天之后,他将在狱中度过为期11年的漫长时光。
但关于周久耕案的话题远未结束,很多的疑点不断的在网络上、在坊间以各种或痛心疾首,或“栏杆拍遍”的方式沸腾着。诸如,周久耕的“天价烟”在法庭上并未提及,在网络上和周久耕有着密切联系的“天价烟”成为“网络反腐”的一个标本,而即将随周久耕案无声无息的陈列在“网络大事纪念馆”里。这让无数的通过网络力量扳倒周久耕的网民们有被蔑视的感受。周久耕因为收受巨额贿赂而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行贿者却一直优哉游哉,树倒猢狲未散。反腐的不彻底性,又让人“余恨未消”。周久耕算不算自首,为什么纪检干部和法庭认证存在这么大的区别,而要“打电话”来为周久耕的“不自首”鸣不平?纪委部门是负有监督、查处腐败分子的责任还是腐败分子的辩护团?到了今天真的是叫人看不懂了。
法律审判之剑已经入鞘,太多的质疑并未平息,民意焦虑找不到突破口而被异彩纷呈的新事物、新信息稀释。这些问题也只有我们期待周久耕的官场小说早点面世——“当成了惩办官员的黑名单,按图索骥”这不知道算不算法制的悲哀。但依靠网络反腐揪出周久耕,只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个案,这样的巧合可遇而不可求,谁又能知道腐败分子不会魔高一丈,不该说的话三缄其口,不该抽的烟偷梁换柱,如此“遇”也不可了。
指望依靠周久耕写“官场现形记”而厘清真相,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我们何以还抱有这样的期待,正是因为我们对公权监督部门的失望。实际上在我看来,周久耕根本就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借“写小说”传递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一些尚未做鸟兽散状的一帮猢狲们有更强的冲击力,甚至是致命的打击。因之周久耕言之凿凿,要写一本“官场”的小说。这个小说要写到谁,要写到什么样的情节,写到什么样的深度?深谙官场潜规则的官员们,自是心知肚明。在周久耕11年的牢狱生活之前,之中乃至之后,谁,要怎么做倒是要认真考量的。如果周久耕没有得到所期待的,或者在他看来以“委曲求全”的代价所应该换来的只是一个泡影,一些在他看来该“有所为”的人,继续“老庄”下去,没准周久耕真的会爆个冷门。我就不相信周久耕会在这个当口还有如此闲情逸致,或者真的对自己的罪行良心未泯要以著书立说的方式来悔恨自己、惊醒世人。官不是一天炼成的,事发后涕泪交加、悔恨不已,党性原则、思想价值观突然就来个360度大转弯,很有点中国贪官的特色。相反,我更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贪官的“著书门”只是以著书为幌子,惊醒的不是世人而是和自己的罪行有着关联的幕僚们,如此借“著书”之尸还“利益”之魂才是贪官著书真正所热衷的。
八个月的看守所生涯,深受精神折磨的周久耕“不喝酒,不应酬,现在身体也好了,血压也下去”如此看来居然因祸得福,事发前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周久耕居然是被“官位”而给祸害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没有比这更具有讽刺意味的了。[猫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