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正确看待当前“用工荒”

发布时间:2009-10-11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生产转暖,用工数量增加,“用工荒”现象又开始回潮。一方面,一些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不少人却在找工做。为何出现这种反差情况?是企业用工越来越挑剔,还是职工要求的劳动回报在攀升?是企业主认为的劳动者价值观在倒退,还是劳动者价值回归的体现?

 有人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为何如今出现企业招工难的现象,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廉价工资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如一些服装企业,职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月工资只有千余元。一些建筑企业,一个劳力干一天沉重的体力活工资也只有30多块钱。廉价使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开始觉醒,感觉到劳动付出的回报率过低,于是便去寻找回报与自己付出相适应的工作。由此,那些过去靠廉价劳力来维持生产的企业便会首当其冲地受到“用工荒”的冲击。

 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每年喊“用工荒”、招人难的企业其实也就是那几个行业,甚至就是那几家企业。或许在他们看来,能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提供一个“饭碗”,就已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力选择的多样化、理性化,已没有人再太在意这一廉价的“饭碗”。所谓“用工荒”,本质不过是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业待遇之间的矛盾,一个始终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经济体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整天喊“用工荒”的那些企业是否应该自我反省,看看职工出勤率,算算资本的回报率,再想想这两者之间该画什么样的符号,如果出现了等号,则大可不必担心工人流失或招不到工人。反之,“用工荒”在任何时候都会挥之不去。

 对于当前重现的“用工荒”,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必要产生过多的忧虑和担心,应冷静面对,帮助企业寻找根源,有的放矢解决实质问题。“用工荒”迭次出现,其背后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某种折射,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反应,也是纠正劳动力付出与回报偏差的重要手段,更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要件。

(作者:滕庆海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