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基民盟党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在首都柏林的基民盟总部向支持者致意。德国第17届联邦议院选举初步结果27日晚揭晓,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获得33.8%的选票,继续保持联邦议院第一大党地位。新华社/路透
2009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27日落下帷幕。在这次选举中,联盟党守住第一大党地位,自民党大胜,左翼党得分,而历来与联盟党并列为两大政党的社民党惨遭失败。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现任总理默克尔当晚宣布,将与自民党尽快组建拥有稳定多数的新一届德国政府。
政治格局趋向多极
截至当地时间27日22时的计票结果显示,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获得33.8%的选票,略低于2005年大选时的35.3%;社民党得票率由上次大选的33.9%大幅下降至23.1%;自民党获得的选票由10.2%增至14.7%;绿党由8.4%升至10.5%;左翼党由7.7%升至11.9%。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扬·特绍说,2009年大选改变了德国的政治版图,大党被削弱,小党崛起。自民党、左翼党和绿党得票率显著增加,传统的两大党派——联盟党和社民党,尤其是社民党,支持者大批流失,两党主宰德国政坛的时代已经结束。
成败得失自有原因
联盟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得票率虽然低于2005年大选的时候,但它毕竟仍拔得了头筹。这主要是由于联盟党主导的大联合政府4年来获得广泛认可,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出台了各种救市措施,为扭转德国经济颓势起到积极作用。联盟党的竞选策略也颇为奏效。鉴于默克尔在党内的威望和地位以及较高的民意支持率,联盟党在这次选举中突出她个人形象、淡化政党色彩,在竞选中没有就具体问题提出新的政策主张,而是认定当前行政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而社民党在选举中落败也自有原因。受邀观摩此次德国大选的德国问题专家李忠尚认为,社民党在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中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默克尔风头盖过了社民党总理候选人、现任外长施泰因迈尔,并且其主张的社会政策以及内部团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自民党的得票率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它提出的税收和教育政策在选民中获得了一定关注和支持。自民党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其政治纲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许多选民认为,自民党提出的税收等经济政策更有利于加强德国企业的竞争力、振兴经济。
此外,自民党在选举中明确表示只与联盟党合作,在德国大选特殊的“两票制”制度下,不少联盟党支持者第一票投给自己选区的本党候选人,第二票则投给了自民党,以阻止大联合政府继续执政。
左翼党的得分增加则与德国基层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就业岗位受威胁有关。左翼党自2007年成立以来,活动范围从传统的东部向西部扩展。左翼党由前身为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左派党和从社民党左翼力量分裂出来的劳动与社会公平党合并组成,主张通过包括对大企业增税在内的多种手段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停止私有化政策和采取最低工资制度。
政局走向颇为微妙
这次选举结果基本明朗后,默克尔表示将与自民党组成比较稳定的新一届政府。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令人关注。
特绍说,在内政方面,默克尔总体上仍会继续推行目前的方针,变化不会大。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默克尔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开源节流,比如对德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进行一些“瘦身”。新政府还可能会进行一些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减税计划或延长一些核电站的使用年限,但其可回旋的政策空间并不大。在对外政策方面,无论是对跨大西洋关系还是对华政策,默克尔将会继续目前的方针,不会出现大的调整。
从政局走向来看,在选举中获胜使自民党长达11年的反对党角色得以终结。德国媒体认为,自民党主席韦斯特韦勒在新政府中有可能担任外长和副总理职务。他将是默克尔在下一步组阁谈判中的对手,也是她未来4年政治生涯中的搭档。特绍说,韦斯特韦勒聪明能干、能言善辩,是“默克尔需要认真对付又很不好对付的”政治人物。
特绍指出,在新一届政府中,默克尔很大程度上将会受制于合作伙伴自民党,因此德国政局不一定随着新政府的诞生就进入稳定状态,而将是“很微妙和脆弱的”。自民党变革主张较为激进,容易引发社会争议,默克尔可能不得不对它的一些主张加以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