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甘武
近期引发大量社会公众关注和质疑的“给44个汉字整形”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9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对于汉字字形调整,他们会慎之又慎,并且会听取民意,不会做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表态,公众特别是那些对 汉字整形持质疑和反对态度的网民应该可以放心了。
政府管理部门在制订和出台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决定之前,充分听取民意,问计于民,是确保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执政为民的必要条件。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倾听民意,不尊重民意,这些理念和原则又如何能得到贯彻和执行?
尊重民意要真尊重,把集中体现群众利益诉求的民意真正放在官意之上,以民意为指导,防止以实用主义态度搞阳奉阴违,拿民意来装点门面,让官意显得更“合理”、更“科学”。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和部门在考虑问题、出台政策的时候,主观主义倾向明显,把加强领导片面理解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听不进内部不同意见,更不愿走出去深入社会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诉求。结果导致决策频频出现目标偏差和失误,不仅造成不应有的浪费,耽误了本该办好的事情,而且有的还给群众利益造成直接损害,引发群众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尊重民意要善于把握真民意。民意是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它与部分群体的局部利益、少数群众的眼前利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合理的,需要始终维护和保障,而后者则要区别情况,妥善处理。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结构的多样化趋势加剧,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差异明显。如何在维护群众根本长远利益的同时,又尽可能照顾各方面眼下的合理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矛盾,增加和谐因素,是执政者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近年来为什么某些专家的“权威见解”频遭质疑,某些调查听证的结果难获认同,某些倾听民意的举措被称为作秀,症结就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如何听取民意的操作中不全面、不透明、不科学,偏听已把屁股坐在利益集团板凳上的专家之言,偏信人员构成严重失衡的听证结果,察民意蜕变成某些利益团体给私利贴上民意标签的手段。这样的情况如果任由发展,尊重民意将变成一句空话。
尊重民意要落实,离不开刚性制度的保障。尊重民意不是执政者居高临下发善心、作姿态的恩赐,而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法定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不仅要靠执政者的觉悟,更要靠严格有效的制度约束。国家的重大的事项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重要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要公开征集意见,事关公共利益的政策调整需要经过听证表决等等,这些制度设计对于确保大政方针、重大决策符合民意、科学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些制度,特别是在地方和基层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途径大力宣传推广这样的做法,才能让民意在各个层次的公共管理事项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意是权力之源、执政之基,也是执政为民理念贯彻落实程度的计量表。对民意观念上多一点主动,方法上多一些科学,制度上多一分保障,群众就会更加满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也会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