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新中国炮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发布时间:2009-08-26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勘察导弹综合试验靶场

1956年5月,周恩来在中央军委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党中央关于发展导弹武器的决定,同时批准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五院,随后开始了导弹研制工作。1957年下半年,为了使导弹研制和导弹试验工作同步发展,中央军委决定筹建导弹试验靶场(基地),并成立了靶场筹建委员会。

炮兵部队担负起了勘选靶场场址和组建靶场机构的任务。当时,在炮兵大院专门让出一幢办公楼,内部叫导弹试验靶场筹备处,对外称“炮兵营房工程建筑部”。

1958年春,苏联专家组牵头对东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了空中勘察后,认为上述地区不宜建设靶场。陈锡联向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报告了勘察组的意见,并提出重点勘察西北地区的建议,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

1958年1月18日,陈锡联一行50余人组成导弹试验靶场勘察队(对外称炮兵营房建筑场地勘察队),乘伊尔—14飞机从北京飞到兰州。到兰州后,勘察队分别到银川以西、甘肃民勤以北几个地方看了看。考虑到甘肃酒泉有个飞机场,而且这一带是陈锡联原计划勘察的重点地区,他们即沿着河西走廊到了酒泉。他们在酒泉周围进行了几天的空中勘察,随后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了这一带的社会环境、交通条件、自然资源、气候气象、电力供应、通讯联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还在酒泉以东、以北的戈壁、沙漠和周围几个县都转了转。经过勘察,陈锡联得出了初步结论,准备把场址定在酒泉。

初步确定了靶场的选区,陈锡联一行乘飞机向西沿着将来导弹试验航区到了乌鲁木齐,准备在南疆一带选择弹着区。他们在南疆的一些地区勘察了几天,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勘察的基本情况,经过全面衡量比较,最终确定了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场址。

回到北京后,陈锡联将勘察报告直接送交了彭德怀。

2月14日,中央军委在京专门听取了陈锡联等的汇报。中央军委同意后,又将勘察报告呈送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不久,经毛泽东批示,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走独立自主的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促进我军正规化建设,中央军委聘请了几批苏联专家到各军兵种担任顾问,炮兵也来了一些苏联专家。

当时,炮兵部队每个连队都编有计算员(当时还是手工计算),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炮兵的战士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不高,不少还是文盲,计算员确实不好找。苏联专家提出,要在征兵时多征一些高中生。当时,海军、空军对兵员的文化要求也很高,高中生优先保障了他们。苏联专家对此很恼火,要陈锡联到中央军委那里争名额,他们甚至偏执地说:“海军、空军的技术不如我们炮兵高级,一个飞行员其实就是一个汽车驾驶员,炮兵才是真正的技术兵种,要优先保障我们。”对此,陈锡联没有严词拒绝,而是耐心向他们解释:我们国家刚解放不久,有文化的青年不多。我们把高中生都征来,海、空军就没有了。全军是一个整体,炮兵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搞本位主义。战士们文化低,可以办学校,自己培养中学生。谈话中,他还诚恳地对苏联专家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放牛娃,没有进过学堂,到了部队后才学的文化。

1959年春天,炮兵机关编写炮兵战斗条令时,苏联专家提议:继续使用苏联炮兵战斗条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炮兵都用这个战斗条令。陈锡联坚决不同意,他明确提出:过去炮兵使用的战斗条令是苏军根据二战经验编的,已不适应现实情况;新的战斗条令,一定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为依据,总结我军作战经验,特别是抗美援朝作战经验,借鉴和吸收苏联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把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指导炮兵战斗实践。最终,陈锡联的意见得到采纳。炮兵战斗条令的编写与颁发,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军炮兵的建设已摆脱苏军的影响,走上了一条具有我军炮兵特色的建设发展道路。

从1950年10月到1959年10月,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炮兵大规模发展、大幅度提高、大踏步前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民炮兵无论建设规模、部队素质还是正规化程度,都比解放战争时期迈出了一大步,并在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对敌斗争中,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伟大任务,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苏振兰 魏如成)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