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 - 新闻中心 -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消费金融公司背后的潘多拉

发布时间:2009-08-16 08:23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窦含章 

8月13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这意味着中国老百姓将获得一条新的无抵押贷款渠道。

所谓消费金融公司,一项主要的业务就是为百姓提供小额无抵押贷款。比如,你想装房子,或者想买台大彩电,可手头又比较紧,就可以去找消费金融公司,只要拿着收入证明等简单手续,就很可能获得贷款,提前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可解百姓燃眉之急的金融服务,在金融危机仍未结束的背景下,其促进国内消费的功用,也与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很合拍。可对这项“好制度”,我还是不放心,因为它让我想起了香港的黑社会电影。

香港警匪片中常有的情节是,一家财务公司,专放高利贷,借贷人还不起钱时,几个帮派兄弟就抄着家伙去讨债,轻者一顿爆打,在家门喷上“还钱保命”一类的涂鸦,重者就直接从几十层高楼往下一扔,结果了卿卿性命,对其他欠债者来个以儆效尤。这些虽然只是电影情节,但出现次数多了,就给人留下“暴力逼债”是金融公司一种运作模式的印象。

银监会对消费金融公司变成港式黑帮显然也有所警惕,在管理办法中未雨绸缪地提出“消费金融公司应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收,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但这一规定能否得到切实执行,尚需实践检验。

其实,如果能安安稳稳赚到钱,又有谁会吃饱了没事做,去耍刀弄枪呢?想来,是无抵押的贷款模式使贷款违约率很高,金融公司才会采取“暴力逼债”的手段。香港如此,内地又会是怎一番景况呢?

过去,中国老百姓把挣多少花多少当成一项美德。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这种老观念却被一些人认为是落伍和老土,美国人“先借钱享受,后慢慢还债”的生活方式反倒被吹捧成先进文化,并被演绎成各种故事案例,广为传播。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让美国人“钱越花越有”的神话变成了笑话,但中国却似乎并没有汲取美国的教训,仍在虚心学习着美国的消费文化。金融公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模式,想来也是向先进国家学习的一部分吧。但是,在学习人家的时候,切莫忘记国情的不同与差距。美国、香港等地有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中国内地有吗?人家有消费借贷文化,我们有吗?如果忽视这些差距,不提前做好相关制度准备和风险教育,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即使不变成黑帮,也难免是非不断。

在中国,由于没有健全的消费信贷文化,便利的无抵押贷款渠道往往被许多人理解为天上掉馅饼,从而引发忽视风险的盲目借贷。在信用卡大面积普及的这几年,国内因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而引发的风波不断,前一段各银行才宣布停止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贷款,就是因为大学生拿着信用卡猛刷一气,又还不上钱,从而引发纠纷。这两天,媒体报道,寿光一男子贷款4万买彩票,被逼债逼得紧了,就绑架了一个7岁女孩。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可算是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模式敲响了警钟。

无抵押与不还钱不能划等号,但无抵押必须有可靠的制度做保证,才能减少借贷人违约的概率。黑帮式逼债肯定不能被允许,但相关制度必须对借贷人进行可靠的约束,这既是对金融公司负责,也是对借贷人负责。比如,应对借贷人违约风险订定明确的惩处条款,并在借贷前向借贷人进行充分的说明和告知,让其充分了解借贷不还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如果金融公司没有充分履行告知义务,金融公司也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只有建立一整套对借贷双方都充分约束明细的制度,消费金融公司才不会陷入客户大量违约的泥潭,个人消费者也可以避开无法偿还的债务。

说了这么多,并没有否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意思。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百姓不断增长的需要来说,金融创新是合理的前进方向。但创新应该尽量稳妥,把事情想周全,在制度建设上多做周密安排,这样就可以压紧盖子,让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潘多拉,老老实实呆在盒子里,趋利避害,真正把好事办好,既满足百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又促进国内消费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