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操作中的乱象,很大程度上与运行的现状有关。
据了解,尽管加分政策由教育部门制定,但加分项目要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计生、残联、公安等多个部门。而且各地在实际操作中拥有政策解释权与最终决定权。由于缺乏严格的定量标准和外部监督,容易受到人为操纵。
贵州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周忆江说,高考加分成为舆论热点,也不能光让教育部门背黑锅,计生、民委等部门也在高考加分环节中占一席之地。“一些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也干预了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
今年一些省份农村独生子女高考可加10分,但考生要到当地计生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便是一例。
“关门设立和运行高考加分项目,信息又不充分公开,使得权力失去监督制约,在一些地方加分成为以权谋私的工具。”上海社科院王泠一博士认为,这是高考加分制度面临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很多信息普通老百姓是得不到的。”
“政策的执行过程不公开不透明,也是违规加分频发的重要原因。”吴遵民认为,高考加分制度执行中的偏差,可以通过改进执行来解决,最好的办法便是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否则,即便取消了某些加分项目,也无法保证保留下来的项目不成为以权谋私的工具。
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教授吴遵民表示,“权势侵入,使高考加分制度变了样、走了形,伤害了社会公平,使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变成了成人的游戏。”教育界人士认为,高考加分乱象背后,还形成了加分培训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许多不当行为规模化,更值得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