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娟
上海倒塌的“楼脆脆”竟是获奖楼,其所在楼盘曾获“文明工地”称号,让人大跌眼镜。但倘若看看这些新闻,你就见怪不怪了,排名靠前的大学是花钱买的排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是免检名牌,权威鉴定部门违规做认证。很多大奖、品牌、优秀,其实不过是骗名骗钱的幌子。
评选活动的最初目的是鼓励优秀,但泛滥的评奖、排行,真真假假的组织者,不能为外人道的潜规则,把本具参考意义的评选搞得乌七八糟,公信力全无。评选潜规则大致有如下几种:按资排辈、权钱交易、评选造假。
有些评选还算正规,不收取参评者费用,但存在按资排辈倾向,什么级别什么奖项,地域和单位、人员身份要平衡,去年没拿到奖的今年是不是考虑该轮一次?如此一来,评选不再是择优,成了“排坐坐,分果果”,起不到鼓励先进,促进竞争作用。
有的评选中存在腐败。天津大学校长曾遇到过排行榜制作机构上门推销生意,作家石钟山抨击文学艺术界关于奖项评定的见不得光的行为:“某人的奖是通过什么关系拿到的,某人又在评委身上花了多少银子……”,钱名互换,拿钱买名成为当今评选活动一大“潜规则”。有些评选中还存在拉选票,托关系现象,优不优秀不看实力,看人际关系。
也有参评者为获奖而参评,平日不认真工作,集中精力做出少数精品送去参赛。送去参评的作品、产品光鲜亮丽,可圈可点,而其日常工作中大部分都平平庸庸甚至不达标。如果参与评选造假的是政府,老百姓就更要遭殃了。前不久某地为迎接上级检查,觉得报刊亭有碍观瞻,拆除了事,如此城市,即使评上卫生文明奖项又有何意义?
评选之所以盛行,因其中有利可图。组织者利用评判大权暗箱操作搞名利交易,参评者交钱换名气,再利用名气狠狠赚钱。其间利益链条,催生了种种真真假假奖项、排行。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正当参与竞争,以可靠的质量,出色的业绩获得认可有利于个人、集体或产品发展。但畸形的评选、假评选使这种竞优走入歧途,假的多了,真的也难立足,评选正在遭遇公信力和信任危机。
而为什么变味甚至违法的评选得不到有效制止呢?一方面与对其危害认识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相关部门即为组织者或利益相关方不无关系。
查处骗人的假评选不难,令其出具资质证明,参评者自觉抵制、举报索取不正当费用的评选即可将其揭穿。真正困难的是那些确由权威机构组织,但在操作中不守正规程序,或者超出业务范围,沦为敛财工具的评选。这些评选看上去颇有一定公信度,容易误导群众,如果涉及到健康安全项目,危害更烈。要想还评选以公信,整顿、取缔假评选固然重要,用制度建设,法律监督来约束、规范有资质的合法评选,破除种种潜规则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