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日前在其官网公布了2009年度会员名单,其中“查良镛(金庸)”赫然在列。
金庸加入作协这一文化新闻发布后,热议四起。一些“金迷”直言,以金庸85岁高龄,已是功成身退,不该搅这趟“浑水”;有的网民叹息,金庸被中国作协“招安”,这是中国作协“扯虎皮拉大旗”;亦有观点认为,作协延揽“金庸”这样大师级别的作家入会意在“自救”,挽回在公众心目中不作为的形象。少数支持者表示,港澳作家加入中国作协,有利于内地与港澳文学进一步交流合作。
客观地说,“金庸大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确有利于我们内地文学和港澳文学进一步交流合作,这也使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代表的优秀武侠文学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从金庸的个人角度来说,他的加入作协是他到浙大任博士生导师,年届八旬去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再到如今拥有作协会员的身份,完成的又一次人生追求。
金庸是我们敬仰的作家,加入中国作协是一种荣誉。金庸先生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攻读剑桥博士学位,这对一位85岁高龄的人来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的眼里,像他这样的社会地位,不需要这样的努力,但他一直在寻梦,也表明了自己的执著。
不过,对于金庸加入作协这个文化事件的评论中,大多数文化批评者、读者和网友却持不赞同的态度。其中某网友的跟帖直截了当地写道:“明明是个武林盟主,为何偏要‘屈尊’加入某个门派?”有的读者甚至担心此举可能会让“金大侠晚节不保”,而且认为金庸加入作协是给近来屡受诟病的作协“添光增彩”。更有读者不无揶揄调侃地说:金庸不具备中国作家最基本的素质。他会抄袭吗?他会炒作吗?他敢当众脱裤子吟诗吗?他会发启事跪求女富豪包养吗?他会像条疯狗一样骂人吗?他会写“纵做鬼、也幸福”的千古名句吗?他会“含泪劝告”吗?要知道,这些都是在中国当作家的基本功啊,如果他不具备胆大心细脸皮厚的本事,想当中国作家呀?门都没有!
对金庸加入作协,虽然有不少争议,但大多数人表示反对的态度,却是颇为耐人寻味的。这主要是折射了目前文化批评、读者和网友对中国作协的看法。从这几年来文坛上出现的一些事件来看,作协的权威、形象和作用,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80后作家郭敬明曾经王蒙推荐破格加入中国作协,引起轩然大波,演化为公共事件,不少舆论认为中国作协吸纳法律认定抄袭的人加入作协,不仅是使中国作协受辱,并且让人们怀疑作协是否忘记了文学和文学的伦理底线。
还有人们议论较多的,是作协体制和管理责任问题。中国作协充满着官方性质,甚至残存着官僚化属性,而且,作协组织体制并未能发挥出提升和激发作家文化和精神创造力的作用,“圈养作家”也被看做是一种创作力的束缚,更有作家认为作家领工资是一种耻辱,所以,我们时常听到要求改革、创新的呼声,而在民间那些具有读者和市场号召力的作家更是不屑在这种作家体制下生存,80后作家韩寒甚至曾说“中国作协是很可笑的组织”,“解散作协,中国文学才能得救”。有读者说得好,摆在中国作协当前的危机和重任,在于把一个官僚化的作家管理机构转化成为真正的服务型协会组织。就此而言,作协光会拉人头壮声势显然是不够的,那充其量也只是制造一个八方来归、野无遗贤的繁荣表象,并不触及根本的革新。
所以,作协如果通过这些反对意见,引起反思,重塑在公众中的形象,那将也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