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掉头向上,同比增加4.8%。财政增收,是好事,政府财力提升、支付能力增强,不光可以增多建设投资,而且可以在直接改善民生方面做更多事情。但是,扩大内需不能只靠政府多花钱,更要广大民众多消费,尤其是在民间消费处于“短腿”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民众直接消费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意义更为重要。
中国民众有消费能力吗?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农民,平均收入都增长了十倍以上,年收入分别由300多元、130多元增加到1.5万多元和4000多元。其间虽然物价也上涨不少,但从实际购买能力看,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还是大幅度提高了。而以十万亿计的巨额银行存款余额,更是消费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但是,与消费能力相比,实际消费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把“能力”存进银行,而不愿意变为现实享受。个中原因,已经非常明了,就是社会保障体系过于脆弱,民众的后顾之忧太多太重,因此不仅不敢大胆,连“中胆”花钱也不敢。沉重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负担,使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把消费能力“存进”银行。因此,要“解放”被储存的消费能力,必须以非常之力度尽快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国家已经启动了这一工程,相信还会不断加快建设进度。但是消费能力“存量”的释放,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当人们看准、看稳时,才会逐步“松手”。
中国民众的消费能力强吗?还不够强。首先,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收入还很低,排位在中线以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过是刚刚实现温饱而已。其次,尽管30多年来城镇、农村的平均收入增长不少,但收入差距也拉大了很多,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就意味着,少数高收入群体消费趋于饱和,而多数民众却缺乏实际的支付能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4000多元的年均收入,如果剔除少数沿海、城郊高收入地区,80%以上的农户年人均收入也就两三千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区区两三千,不光要维持生活必需,还要满足再生产的需求。在现实收入水平下,广大农民“扩大消费”的空间,实在有限!
显而易见,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必须首先大力提高民众的消费实力。除继续大做“增量”文章,使民众的收入随着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增加外,用心做做“存量”文章,也很必要,即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提高民众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有专家研究指出,多年以来,在利润总额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我国的民众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却持续减少。近年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更降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所占比例却大幅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国情不同,分配比例有所不同,在所难免。但持续这种“官大民小”格局,无疑会严重影响民众消费的合理增长,对扩大民间投资也是制约。
一句话,积极调整分配结构,就是不仅要保证财政增收,更要保证让城镇、农村的民众都多挣些,逐步提高民众收入在大盘子“蛋糕”中所占的比例。 (吴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