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重庆市内48家大型国企齐聚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一次性抛出4410个工作岗位。重庆市国资委明确要求,今年重庆市国企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要达1.3万人以上。这意味着,今年重庆市12.9万高校毕业生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人能在国企觅得饭碗。
(6月16日《重庆晚报》)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重庆国企一次性拿出数千个岗位,从绝对量上说,其民生含量可谓沉甸甸。然而,凡事就怕简单思维,更怕绝对化。透过现象看本质,重庆此举是摊派思维的衍生品,这一就业思路可以称为“就业摊派”。在社会屡受摊派煎熬的今天,就业摊派同样不能免俗,不可避免会产生后遗症。
就国企而言,到底需要招多少学生,招什么样的学生,是由生产经营实际决定的。如果无视企业实际,把学生摊派进国企,那么这些招进来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那些原本就负重前行的国企,更有可能如雨天驮棉花,越驮越重。这方面,我们是有许多惨痛教训的,当企业承担过多尤其是超负荷的社会责任后,很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有可能被拖累拖垮。
即使说,那些发展形势较好的国企,它在人才的引进上也有计划性。而且,到底招什么样的大学生,它更有很强的目的性。不问青红皂白,强制企业招人,企业怎堪重负?在这一情境下,企业服从要求招进大学生了,如果这些大学生无法消化,那么人才的合理配置就成问题。企业很可能带着怨气安排大学生岗位,明明可以进机关的,只能下车间;明明应该搞研发的,先从事体力劳动……这些招进来的大学生,最多是有了一个工作,而所谓人尽其才只能是空想。当大量的大学生被浪费、闲置时,那些体现在表格上的就业率,又有什么意义?
而对大学生来说,进入企业后,如不能从事自己擅长、喜欢的岗位,或在工作中看不到前途,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懈怠甚至跳槽心理。这种后遗症,在就业摊派思维之下不可避免。
我们应该肯定一个态度,那就是帮助大学生就业,政府乃至社会都应该不遗余力;但同时,还应该明确一个底线,那就是在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能违背基本的市场规律、招聘规律。必须认识到,以就业摊派代替扎实工作,不仅政策制定成本低,而且执行也简单易行,确实能从表面上暂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但从根本上讲,它却会弱化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加剧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逆反心理,而且也无助于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们人尽其才、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