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肉贵过唐僧肉”到“一斤猪肉等于一棵大白菜”,冰火之变似在弹指一挥间。生猪产业此轮价格波动如此之剧烈,让大多数人未曾料想得到。猪市剧烈震荡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是分散饲养与规模养殖的冲突。我国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但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困境却长期无法突破。大量的散养户,信息捕捉空间普遍狭窄,市场判断能力低下,他们无法及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养殖结构与规模,利好之时,少养怕错过增收良机,滑坡之时,手中过多的猪又成为负担,迷茫之中,只能在“养猪”与“杀猪”之间疲于应对。
其次是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冲突。商品价格存在波动周期很正常,但近年来生猪行业所呈现的暴涨暴跌,却是极不正常。生猪养殖业散户居多,长期缺乏能影响市场的发言人,在此情况下,政府的市场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相关职能部门分工之细致,完全有能力通过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把供求关系和价格趋势及时发布到生猪产业的各个环节,让处在产业链最末端的养殖户心中有数。果能如此,市场的起伏程度定能大大趋缓,“小恙”之下的自愈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再者,是单纯养殖与产业化经营的冲突。猪肉价格起伏不定,与缺乏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链大有关系。养猪—收猪—宰猪—卖肉,生猪产业存有多个环节,目前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行为主体,僧多粥少的局面注定要摊薄各环节的利润,而假如能够打通生猪养殖业的上下游产业,通过种源、饲料、屠宰、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加入,拉长生猪养殖的产业链,那就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抵抗风险的能力,食品安全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生猪产业承受震荡之痛,个中问题或许不止以上几点,但放眼长远,我们仍然有理由,也有信心对这个行业的明天抱有美好期盼,毕竟,小小一头猪事关农民增收,薄薄一块肉,关系百姓日常生活。市场上没有永久的暴利,也不会存在永久的亏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一旦突破困境,生猪产业才会拥有更大、更健康的发展空间。